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殷勇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1月28日,《報告》全文發布。
《報告》強調,2023年要重點做好十二個方面工作,提出要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系統推進新一代數字集群專網、邊緣計算體系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數據中心優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統籌布局,新增5G基站1萬個以上,推進6G技術研發,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擴區建設,加強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提升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積極布局互聯網3.0等新賽道,打造更具優勢的數字產業集群。
我校理學院副院長張建華教授作為海淀代表團成員參加了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1月16日,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張建華代表提出了“主動謀劃6G發展”等建議,1月17日,收到信息反饋:建議被采納。

張建華,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北京郵電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移動研究院聯合創新中心主任
“今年我帶上會的建議,包括超前布局6G未來網絡等數字技術,搶占數字技術制高點,進一步促進北京下一代移動通信的前瞻布局和未來發展,以及加強引導企業與高校的合作,完善北京市自動駕駛政策法規等。其中,所提的主動謀劃6G發展方面的建議已被采納至政府工作報告,助力推動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其他建議也得到了積極的正向反饋,為此,我感到非常激動,這充分體現了北京市政府對代表意見的尊重以及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在未來的履職過程中,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堅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己任,繼續建言獻策為民代言、牽針引線為民解憂、做好服務為民辦事,為首都的社會、經濟、民生發展貢獻力量!”張建華代表激動地說到。
6G研發 正當其時
服務國家需求
我們義不容辭
我國移動通信通過幾代人努力,已經實現了“3G跟隨,4G并跑,5G引領”,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作用日益凸顯,成為社會發展的核心引擎。第六代移動通信(6G)作為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是我國繼5G之后,又一次攀登移動通信更高峰的機遇。6G將融合泛信息通信領域核心技術要素的發展趨勢,使其技術內涵、產業范疇和戰略價值遠超傳統移動通信,是全球科技創新和競爭的高點。
目前6G正處于基礎理論突破、關鍵技術攻關和驗證窗口期的大背景下,北京郵電大學圍繞6G基礎理論和前沿技術取得多項原創“從0到1”研究成果。
開展了面向6G的智慧內生、原生簡約的移動通信系統研究,既著眼于解決高端芯片“卡脖子”難題,又著力實現理論原始創新和新模式生態構建,賦能移動通信可持續發展;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率先提出了信息通信發展新范式——智簡(intellicise)系統,智簡關鍵技術研究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支持,智簡通信網絡架構獲得運營商及設備廠商聯合支持;智簡通信標準研究工作已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正式立項。在使能技術研究方面,搭建面向6G的多頻段信道測量平臺,全面滿足典型6G候選頻段的信道測量需求;構建基于物理環境的信道語義映射方式,實現智簡信息傳輸;作為IMT-2030(6G)推進組6G信道測量與建模任務組組長單位主導推動6G信道模型標準,為未來6G理論與技術研究等奠定基礎。在原型系統實現方面,智簡通信試驗系統完成搭建,實現了智簡模型傳輸、語義通信技術等多項關鍵技術的試驗驗證,并已開展針對工業互聯網場景、智慧醫療場景等推廣應用,研究成果入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1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6G科研成果白皮書,為6G產業規劃發展提供參考和指引,為我國保持移動通信全球領先地位發揮積極作用。

下一條 : 我校吳真平教授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氧化鎵基日盲雪崩探測器研究的突破成果